您现在的位置: 眼科知识

眼科知识

【科普】白内障全知道:别让模糊偷走你的视界

作者:创始人  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01 11:15:52 【打印文章】


眼睛,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窗户,一旦被疾病蒙上阴影,生活便会陷入一片模糊。白内障,作为全球致盲的首要原因,正悄然威胁着无数人的视力健康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白内障的神秘面纱,了解它的方方面面,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。

01
白内障是什么?

白内障,简单来说,就是眼睛里的晶状体变混浊了。晶状体原本像一块透明的玻璃,能让光线顺利通过,聚焦在视网膜上,我们才能看清东西。可当晶状体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混浊,就像玻璃上布满了污渍,光线无法正常透过,视力自然就会受到影响。

02
白内障会有什么症状
  • 视力下降:这是白内障最明显且重要的症状。初期可能只是轻微的视力模糊,随着病情发展,视力下降会愈发明显。在强光下,瞳孔收缩,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,视力反而不如弱光下。当晶状体混浊严重时,视力甚至可能下降到仅有光感。

  • 视物模糊:感觉眼前像蒙了一层雾,看东西不清晰,朦胧感明显。

  • 对比敏感度下降:日常生活中,分辨边界模糊物体的能力下降。例如,在黄昏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,看物体更加吃力。

  • 屈光改变:部分患者会出现核性近视,原有的老视减轻,有时看书反而不用戴 “老花镜”。若晶状体内部混浊程度不一,还可能产生晶状体性散光。

  • 单眼复视或多视、眩光:晶状体混浊程度不同,各部分屈光不均,产生类似棱镜的作用,导致单眼复视(重影)或多视。在注视点周围,有时还能看到星形、束状等点彩样光晕。此外,晶状体混浊使进入眼内的光线散射,对灯光、太阳光等亮光产生眩光。

  • 色觉改变:混浊的晶状体对蓝光端的光线吸收增强,患者对这部分颜色的敏感度降低。晶状体核颜色的改变,也会使患眼产生色觉改变。

  • 固定性黑影:视野中会出现片状或点状的固定黑影,在强光下更为明显。

  • 视野缺损:晶状体混浊导致看到的视野范围有缺失。

03
为什么会白内障?
图片
  • 年龄因素:这是最常见的原因,随着年龄增长,晶状体的蛋白质逐渐变性,发生生理性老化,导致白内障的发生。老年性白内障就是典型的年龄相关性退行性改变。

  • 眼部疾病:如青光眼、高度近视、视网膜病变等,可能引发并发性白内障。例如,高度近视伴随玻璃体液化,与氧化损伤或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增加有关,使得晶状体非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,进而导致晶状体浑浊。

  • 全身疾病: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也会加速晶状体混浊,引发糖尿病性白内障。

  • 遗传因素:部分先天性或遗传性白内障与基因突变有关

  • 眼部外伤:眼部受到外伤后,可能导致外伤性白内障。

  • 药物或放射线:长期使用某些药物,如糖皮质激素,或接触放射线,都可能引发白内障。

  • 其他因素:血脂异常、长期大量饮酒、吸烟、缺乏维生素 A、维生素 C、维生素 E,以及高强度紫外线照射等,都有可能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

    04
    白内障要怎么预防?
    •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保证充足睡眠,戒烟限酒,合理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 A、维生素 C、维生素 E 的食物,如苹果、香蕉、蛋、奶、芹菜等。

    • 控制慢性疾病:积极控制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,预防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。

    • 定期眼科检查:特别是老年人和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,定期进行眼科检查,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白内障。

    •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因素: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等有害因素的人群,应加强防护措施;从事户外工作,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人,要佩戴太阳镜,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时间过长。

    • 眼部保健:保持眼部卫生,适当进行眼部按摩和休息,避免用眼过度。

    05
    结语

    白内障虽然可怕,但只要我们了解它,积极预防,及时治疗,就一定能守护好我们的视力,让世界重新变得清晰明亮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关爱眼睛健康,远离白内障的困扰。

    以上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    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146
   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本网站商标及图片权属本医院所有,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