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眼科知识

眼科知识

【科普】黄斑病变:不容忽视的视力威胁

作者:创始人  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01 14:37:22 【打印文章】

眼睛,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,而黄斑则是眼睛视网膜中极为关键的部位,它虽小,却承担着精细视觉和色觉的重要功能。一旦黄斑发生病变,就如同相机的核心感光元件受损,会对我们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。今天,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黄斑病变。

01
黄斑与黄斑病变

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心,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。这里聚集了大量的视锥细胞,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、分辨颜色,无论是阅读书籍、欣赏美景还是识别面部表情,都离不开黄斑的正常功能。而黄斑病变,就是指发生在黄斑区域的一组疾病的统称,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、黄斑裂孔、黄斑前膜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类型。


02
黄斑病变的类型与成因

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:这是最常见的黄斑病变类型,多发生于 50 岁以上人群,其发病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。随着年龄的增加,黄斑区的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,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衰退,导致黄斑区的代谢和营养供应出现问题。此外,遗传因素、长期暴露在阳光下、吸烟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也都是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危险因素。
黄斑裂孔:通常是由于玻璃体对黄斑区的牵拉导致。正常情况下,玻璃体与视网膜紧密相连,但随着年龄增长或眼部受到外伤等原因,玻璃体可能会发生液化、后脱离,在这个过程中,若对黄斑区产生较强的牵拉,就容易造成黄斑裂孔。
黄斑前膜:指在黄斑表面形成了一层增殖的纤维膜,这层膜会收缩,从而影响黄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。其成因可能与眼部炎症、视网膜血管病变、眼内手术等有关。

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:病因尚不明确,目前认为与精神压力大、过度疲劳、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。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液体渗漏到视网膜下,引起黄斑区的病变。


03
黄斑病变的症状

视力下降:这是黄斑病变最常见的症状,患者会感觉看东西模糊不清,无论是看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,视力都会明显下降。
视物变形:看直线时感觉线条弯曲、扭曲,比如看门框、窗框等原本笔直的物体,会出现变形的情况。这是因为黄斑病变影响了视网膜对物体形状的正常感知。
中心暗点:在视野中心出现一个暗区,看东西时中间部分缺失,而周围的物体还能看到一些。这会严重影响阅读、驾驶等日常活动。

色觉异常:对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,原本鲜艳的颜色变得暗淡,或者难以区分相近的颜色。


04
黄斑病变的危害

黄斑病变对视力的损害是严重且不可逆的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病情会逐渐进展,视力会持续下降,甚至导致失明。失明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,如无法自理生活、出行困难等,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沉重打击,引发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


05
黄斑病变的预防措施

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:均衡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 C、E、叶黄素、玉米黄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,如绿色蔬菜、水果、坚果等,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护黄斑。同时,要戒烟限酒,避免过度劳累,保持充足的睡眠,减轻精神压力。
做好眼部防护: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,尤其是紫外线较强的时段,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,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。

定期进行眼部检查:特别是中老年人、高度近视患者、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,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,包括视力检查、眼底检查、眼压测量等,以便早期发现黄斑病变的迹象,及时进行干预治疗。


黄斑病变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,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相关知识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做到早发现、早4诊断、早治疗,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视力,让我们的眼睛始终保持明亮,继续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。

以上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146
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本网站商标及图片权属本医院所有,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。